《進步的退步》#長文慎入
很久沒有發文,謝謝大家不離不棄啊(還是已經把我忘記XD)看似沉靜的表面,事實上的我每天繃緊神經,面臨前所未有的繁忙超過兩個月,在不同角色中迅速切換實在耗盡能量,每天我都必須排好待辦事項帶滿所有的東西,揹著一個大包包穿梭於城市中。
而我家的國七生,也進入另一種被放生階段,我們一起擬定讀書計畫之後,就交由她自律執行,小考分數有些實在慘不忍睹,我擠出最後力氣看著考卷抓毛病,每天十點上床的她很快就可以「告退」抽身。
第二次段考成績剛出爐,總分退步,然而我卻告訴她,她進步了。
分數不是這樣解讀的。這次段考從頭到尾都是她自己負責,她曾偷懶不想算數學、找藉口喊累去睡覺、或者一開電視就自動把進度挪到明天、永遠不會到來的明天啊~~~等到前一個禮拜才抓著我一起排計畫,看到快要開天窗唸不完的書,才明白「明天」是多麼可怕的名詞。
那為什麼我說她進步呢?她從每次小考挫折中爬起、不再跟我抱怨「我就是不會」,坐在書桌前的「暖身」時間明顯縮短、覺察自己懶惰逃避的心態....。她不是天生會考試唸書的料,但她發揮國小建立起來的心理韌性,不再是玻璃心女孩,而是一位可以接受失敗的戰士。
我也教她如何解讀分數。跟自己比,分數要看絕對值;班排名校排名是相對值,考卷難度影響分數,相對值則告訴你自己的準備程度如何。這就是「進步的退步」,隔天女兒告訴我,雖然總分退步,但她穩住班上排名,不過她評估校排名會退步,因為別人進步得比她更快!
這兩個月各自忙碌,我們一起犧牲很多娛樂、少看了很多難得的展覽,我心中難免覺得可惜,但是沒有經過這段低頭埋首奮鬥的日子,我們似乎都沒有機會觸及自己的另一面、領悟自己還有更多潛能。她開始從一朵嬌嫩的花,慢慢蛻變成美少女戰士,每次都進步一點,最後會考就會是國中考最好的一次,這樣就是我們對「成功」的定義。
國中三年,在現行體制下的確是最難熬的階段,保持這樣的成長型心態,其實不論最後考上哪個學校,我都已經不擔心她的未來了。
孩子對自己失望的時候,我們是那個最相信他的人;
孩子最不令人喜愛的時候,那正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;
給孩子具體實際的建議,濫情的「沒有關係」是種同情,反而默認孩子的挫敗。
在這裡強力推薦一本舊書一本新書,讓我們變成孩子最棒的人生教練,能給孩子實際建議與幫助,孩子就會回頭找我們,仔細聆聽我們的建議。
→《心理韌性》陳品皓著 (親子天下出版)
→《沒有不會讀書的孩子》补民根 (一起來出版)
#復出文
#真想開這兩本的讀書會
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,追蹤數超過101萬的網紅Stopkiddinstudio,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,不要鬧粉絲團: https://goo.gl/YGbHmr 請訂閱不要鬧: https://goo.gl/5Yx5cE 訂閱第二頻道: https://goo.gl/KZ1QU1 不要鬧IG: https://goo.gl/PMwpgZ 法國音樂家狄文斯: https://www.facebook....
名校排名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
【明星學校的產生,真的是辦學成功嗎?】
#此篇不是在談學區劃分
最近學區爭議在 #竹北市東區 鬧得沸沸揚揚,在此之前,就有耳聞竹北成功國中,是所謂「明星國中」,也就是升學率很好的學校,某日我經過此校門口,看到榜單貼著「賀!錄取第一志願達139人,平均每班錄取率約9人,五科均達基礎以上佔91%」的宣傳資訊,讓我想起自己的升學經驗,但因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好的未來與教育環境,故此篇不是要檢討學區劃分及父母用心,只是想聊聊以前的求學經驗。
#教育資源產生的視野差距
我小時候住新竹市東區,國小讀的是新竹市龍山國小,每到寒暑假就待在家裡寫作業、看電視、出去鬼混渡過,而開學時,老師會讓同學分享暑假做了些什麼,不少同學就會分享去了哪些國家?看到什麼不同於台灣的事物?學到什麼才藝?想當然,我不可能在課堂上,分享我看了哪些卡通,長大後才了解,當時班上同學,很多父母在竹科上班,除了有強大經濟實力做後盾,對教育關注也頗有餘力,而我媽因小兒麻痺關係,靠著賺取微薄收入不讓我餓死,就耗費相當大的精力與時間。
而自己第一次出國是在29歲,也是我選上民意代表,經濟較為寬裕後才實現。
#讀了明星國中
新竹市三民國中,在當時一個年級有25個班,一班有35~38人不等 (一個年級近900人),所以每次全校集合大約在2650人上下,小時候覺得很有趣,要是我們國中跟其他國中互毆,應該會大勝?不過我們國中並不是這樣的奇怪學校,而是注重「升學率」的明星國中,所以每次班排名、校排名總是我最不開心的時候,因為全班倒數前八,全校倒數前一百的穩定表現,在老師眼裡是非常頭痛的人物,班上總平均會被拉低,就是有我這種學生存在,而當老師發現教不會,你上課又打嗑睡時,就從「教不會」轉而「羞辱你」,同學看你這麼廢,連老師都帶頭PLAY你,自然就成為部分同學歧視的笑話。
舉個簡單發生過的事:
考試考完,老師開始發考卷唸分數:「王小明 92、陳大華 83、張小君 72 、陳冠宇 53」,老師看著我,用鄙視的眼神,把考卷扔在地上,當我撿起來的時候對全班說:朽木不可雕也!
下課後,同學會比較分數,有個成績好的同學就說:哀 我才考88分,陳冠宇你剛剛考幾分啊?
「我喔,53分啊~」
我可以感到同學輕蔑的神情,然後回我:是喔… 要是我考這分數,應該會被我爸媽罵死 (言下之意,你的53分真的爛到不行)。
平時同學也會跟著老師嘲笑說:「練體育能當飯吃嗎?哈哈」
小時候可能比較無感,也可能被羞辱習慣了,但升學環境這樣真的健康嗎?而當時在練體育 (射箭) 的我,曾脫口說出:我好想拿弓箭射某老師的頭。
現在回想起來,如果我的孩子,只因不愛讀書就要被這樣羞辱,我一定會氣到把老師跟校長拖出來教訓一頓,對我來說這不是教育,是在糟蹋毀掉一個人。
#懷疑自己智商
長大後,認識不少名校畢業的朋友,他們考前看一下書,就能衝到全班前幾名,有的平常上課還睡覺,這邊我不是要鼓勵不認真讀書,而是讓我認知到「原來讀書可能是一種天賦或技能」,他可能天資聰穎,亦或後天非常努力,但也有人就是怎麼讀書,都不會考試(愚鈍如我),尤其當時學測滿級分75級分,邊練體育邊讀書的我,結果只考了28級分,按台灣教育體制對學生的判斷,當時我嚴重懷疑自己智商有問題。
#當你是建中校長
升了大學後,老師就分享他求學經歷,他是一位在台大一路唸到博士的教授,跟我們抱怨:「以前不知道建中到底哪裡好?許多鄉音很重的外省籍教師來這裡教書,上課根本都聽不懂,大家都自己唸,甚至自己組讀書會,還不是照樣考上台大」
現在還是不是這樣我不清楚,但讓我瞭解到,如果單看升學率,那學測只考28級分的我去當建中校長,只要不影響同學們讀書,應該也會有不少學生能考上台大?(沒有歧視教育專業意思)
#那教育的本質是什麼?
這問題或許每個人定義都不同,但我目前覺得最好的答案,應該是回溯「教育」英文單字「education」的拉丁文「educo」,原文為「引導、誘出」之意思,故有「引導成人」,「誘出知識」的意涵在裡面,也間接了解西方對教育的看法,不是要賺大錢,或會讀書就有幸福美滿人生,而是著重在「啟發」,這個啟發可能包含對做人處事的道理,或是對知識產生興趣,當然,我知道這太過理論,但唯有先定義清楚,才能知道我們當下做的事情,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。
#回到成功國中來看
這份榜單,看得出是校方引以為傲的招牌,但如果把主事者調到相對學習資源較為貧乏的竹北西區,是否還能如此自信?而校方會有這樣態度,除了觀念傳統外,對於追求升學目標的家長,也在無形中推了一把。就像我在新竹市三民國中,不少老師會比較分數排名,就是部分家長施壓學校導致,這裡面沒有人是真的壞人,但無形中造就許多錯誤的事情,是值得我們思考及改進。
#這篇文的用意
如果瘋狂追求名校或分數,不是人生的保障,那請問我們現在做的事情,家長、師長、學童彼此承受的痛苦與辛勞是為了什麼?長大的我們都知道,一個人要能快樂或順利活在社會上有太多變因,唯有培養出對挫折的「韌性」,對事情努力的「堅持」等等軟實力,才是生存在社會上重要的條件。我不敢斷言學校就是個高壓鍋環境,但更希望大家擺脫「升學至上」的迷思,不是教育專家的我,自然不敢用「指導、命令」來苛責任何一位教育產業第一線人員,請把這當一個故事或經驗分享就好。
最後,如果有孩子看到這篇,恰巧你也跟我一樣功課不好,也曾失落、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,但請你不要放棄自己,只要不斷思考與嘗試任何可能性,即便不是學校認定的優秀學生,請你相信我,在社會上「百工百業」裡,一定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一片天。
----------------
P.S:以上提及學校內容,可能是部分師長所為,不代表全校教育人員。
P.S 2:小時候學區本在三民國中,因母親在龍山國小當殘障約聘人員,校方看她如此辛勞,為求照護方便,故讓我就讀,在此很感謝當時的決策者。
P.S 3:圖片是想解釋自己觀察到的循環,勿有過多聯想,如有錯還請海涵。
名校排名 在 Henry S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
講樣搞笑嘢你聽,最近食飯偷聽到隔離檯嘅一pair師奶講:「唉,d細路咁衝擊都唔知為咩,越名校,越反叛,越出去搞事。都唔知咩叫尊師重道」
我同我老婆不期然對望,差d噴飯,然後搖搖頭。事情發生到呢個地步,社會已經毀掉一整代人。習慣服從的人,仍然覺反抗的人是有病。還要反問為什麼要有獨立思考,救命,到底誰是有病?
學習分辨是非,學會反問和質疑,這不就是一個educated person應有的本質嘛?那些孟母三遷的中產家庭,當初目的是為了送子女入名校,但現在因為子女「因為察覺社會出現問題而反抗」竟然被責怪「不懂尊師重道」? 那麼,為什麼不把你地的子女送到大灣區,接受marking scheme只有one way answer的教育環境呢?他們又不願意。
教育最弔詭的地方,是上一代人覺得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價值(or競爭力)但有很怕他們因為變得聰明而「唔聽話」。究竟,社會需要的,是一班只懂執行命令的廢人,還是一班你們心中只懂得反抗的所謂廢青?既然咁怕暴徒,就不要送他們去大學了。
很多家長,知懂得競爭,只知道要抽贏隔離屋個師奶,但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他們入名校,到底是為了自己虛榮,還是為了子女?sorry,他們一定會回答你:為子女好,但內心的答案只有他們才知道。
但最大鑊是,他們心目中沒有一個很清晰的idea想去把子女培養成怎樣的人。他們只懂得競爭,只知道要贏在射精前,但根本冇一套solid嘅培養子女方向。
不過positive一點諗,今次呢次社會運動,可能會讓好少數80後家長覺醒。其實當呢個社會變成咁,政府警察處理事情嘅底線可以係零,其實爭什麼名校、排名、分數、achievement已經冇咩意義。
成個局已經爛左,政府讓我們大開眼界,名校不重要了,讀什麼大學都會有「暴徒」,買幾貴嘅鐵路上蓋都冇用,因為黨鐵係唔會開到12點,平時係香港爭取嘅、努力嘅、挨返黎嘅嘢,其實可以係三個月全毀係當權者手上,還要送你一個totally irrelevant嘅垃圾施政報告,仲打算局你上會做負資產樓奴。
明天,一雞死一雞鳴,犧牲一代人,還有14億大陸人。股市會升的,林鄭會逆週期把樓市夾高的,國家不會倒的,早晚有惠港政策的,自由行和大媽繼續會支持香港繁榮穩定的。新屋嶺變成了敏感詞,街燈每日在監視,死去的人成了一堆數字。
我好L累,呢個咁嘔心嘅cycle不知道已經重複了多少次。香港不單止病了,社會上有超過一半人有各種精神病,但沒有人打算把病治好。
名校幼稚園、國際學校interview繼續有人排隊,股市會繼續升,晚上7點隧道繼續會塞車。
香港人在這種惡劣環境生存,係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的。
名校排名 在 Stopkiddinstudi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
不要鬧粉絲團: https://goo.gl/YGbHmr
請訂閱不要鬧: https://goo.gl/5Yx5cE
訂閱第二頻道: https://goo.gl/KZ1QU1
不要鬧IG: https://goo.gl/PMwpgZ
法國音樂家狄文斯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ivyns
音樂: https://soundcloud.com/divyns (New Beat)
美國百大名校排名和學費(達仁留學): https://goo.gl/Smijrf

名校排名 在 最新的202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百大排名美國名校排名出爐 ... 的推薦與評價
最新的202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 名校排名 出爐了~~趕快連結到留學家的網頁來觀看一下! 尚青的美國 名校排名 ! 你未來想念的名校就在這~~各位同學 ... ... <看更多>